衡水县的丧葬习俗

2022-05-20 14:00:44

衡水县的丧葬习俗

衡水县的丧葬习俗

旧时丧葬仪式繁杂。临亡将寿衣穿好,头西脚东,移至灵床,用瓦覆胸,曰护心瓦。门口挂白纸幡(幡用白纸剪条,条数与其寿数相等),曰门幡,男左女右。合家哀泣,报土地庙,一日三次。是日通知亲友,名曰报丧。次日夜半,孝子撕门幡一条,背负至土地庙,泣请亡魂归家,设宴,宴罢,送往西天。送时用石灰画十二城。送毕焚烧纸车马及门幡。亡后次日即行入殓。事先于棺内铺灰后再铺纸,之后放入硬币,曰“垫背钱”。用净水洗亡人之面,名曰“净面”。然后入棺。一率用单日,俗言避重丧。一般以三、五日为吊唁期。城南吊唁于院门口放鼓一面,有专人看管,男人来吊敲一下,女人来吊敲二下,以示守灵之人。

所着丧服,父母丧男子戴麻冠,偏粘棉花。孝帽粘棉花,父丧在左,母丧在右。女子头缠白布,向后下垂至地。其余人缠头布,以亲疏分长短。吊奠时,亲戚厚友上以供献,灵前举哀。寻常交际,多用挽言,挽帐,灵前不举哀。出殡之前一日晚,全家在灵前哭泣,曰辞灵。族人送纸钱,曰送行。出殡日午饭后起灵,灵柩置以棺罩,鼓吹前导,孝子执幡摔瓦,孝妇抱罐,男在棺前,女在棺后,男步行,女乘车。安葬到墓田,行停柩安葬礼,灵枢入穴,定安后,戚友行祭墓礼,男女孝眷哭泣绕墓三周,孝子插幡于坟头,然后归。次日再上坟祭奠,烧坟头幡。居丧期间,素服白鞋白带,百日内不婚嫁,不观剧,不参预他人之吉事,并在三周(三七),五周(五七)之时上坟烧纸。

建国后,实行殡葬改革,丧葬之习发生了新的变化。提倡丧事从简和推行火葬。干部、职工以火葬居多,农村以土葬居多。从60年代起,对为人民利益有贡献者,死后开追悼会。鼓吹等习消失,穿白孝服以臂带黑纱代替,父丧在左,母丧在右。近年来,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,经济宽裕,丧葬中复古、浪费之习又有发生。为此许多村成立“红白理事会”,按统一标准操办“红白”大事。防止大操大办和封建迷信现象发生。

来源:《衡水市志》(1996)

免责声明: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犯请联系我删除,谢谢!

本文衡水县的丧葬习俗文章仅代表作者的个人观点,仅供大家参考,如若验证其真实性,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。

相关文章